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建筑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易经.说卦传》的内容。南面,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力的象征和尊严。整句话翻译:圣者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就是说君主应该坐在正北,面向南方以观察治理天下。这个理论,《周易》是根据道学八卦的卦象所确定的
      自古以来,封建君主要与所有的神祉一样,以南为尊,因此要坐北朝南,面南称君。以南为尊,是中国古代人类原始的辨证思维所致。
  从原始道家观念上体现了,所有事物孕育始生于北方(坎);而生命萌芽于东方,开始逐渐从(震位)东方升起;事物不断发展,到达其顶端,如同正午(离位)的太阳挂在南方;太阳升到最高以后就要开始慢慢下落了,也就是所有事物、生命的开始衰落,到了黄昏的时候,太阳已经没有威力了;最后太阳消失在西方(兑位);最终事物、生命的终结北方(坎)。因此古人得出南方是最好的原始观点。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由阴转阳的位置,因此本身则是至阴的;西方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是由阳转阴的位置,所以本身是至阳的。于是,东方要尊于西方,东西成阴阳,二者对立统一成万物之始。
   ( 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
   自然界的地理方位从尊至卑的顺序就是:南→东→西→北。
    对于坐北朝南的帝王君主来说,次尊的东即在其左手,而面对君王,首政文臣在右方,首兵武将在左方,遵从了“右尊左卑”,“仁治天下”的原则。
  “明”,是南方卦象的表现。在《周易》中指出:“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薭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坐北朝南”,是为了表现帝王尊严和等级秩序:东西相比,东为上;南北相比,北为上。“南面称孤”成为历代君王的表征。
     四合院东四宅理论:房屋建筑坐北朝南最为理想。正房建在北端, 卦位为“坎”, 称“坎宅”。宅门修在东“巽”方或正南“离”方皆大吉, 如“巽门坎宅”则以东南方为宅门, 排布吉凶星位, 北向正房为“生气天狼星”, 上吉;西南向为“五鬼廉贞火星”, 大凶, 一般为厕所使用。许多传统民宅,如北京的四合院都采用这种类型。
     北京城地理与水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北京城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北京的皇家水系---金水河是引用玉泉山水,从今西直门南西水关入城,沿今赵登禹路流入太平桥大街。这段沟渠本是金代闸河旧引水渠,元朝利用它,将水引至太平桥大街后转向东南方,经西斜街过甘石桥后转向东北方,经东斜街沿西皇城根北上,然后东转顺北皇城根经厂桥流至北海入内宫(即故宫)。这条金水河还有一个支流,是从灵境胡同向东直接入太液池。元代太液池就是现在中南海中海水域,那时还没有南海。金水河是供皇宫使用的。


·上一条:中国古建筑主要特点
·下一条:房屋建筑设计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