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四合院设计与减柱法


减柱法定义

中国古建筑中使用的“减柱法”创制于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时期;普遍应用于元朝(1271年—1368年)时期“减柱法”主要功能是减少室内部分内柱,以增加建筑室内空间,这种方法也称之为减柱造。

减柱法原理与历史上实例:

在设计的建筑中,抽去若干中间立柱,就是减柱法。减柱法的设计同时需要在保证左右平面对称的情况下减去或移位室内部分内柱以获得室内更开阔的空间这种手法被称为减柱法或移柱法。

移柱法: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减柱法原理:

根据力学原理,把大殿部分柱子减少若干根,扩大更多的空间,让其余的檐柱与后金柱(减柱法一般是减去单体建筑平面前端是金柱)支撑起巨大的建筑屋顶,在古建筑设计方面应该是属于技术含量很高设计任务。

中式二层四合院设计,采用减柱法扩大室内空间使用率。

普朗木(PLA)

   树皮:厚0.5~1.5cm,质软,易条状剥离。外皮灰褐至棕褐色;表面粗糙,易鳞片状脱落。内皮红褐色;易撕成麻丝状。

心材紫红褐色,具深色细条纹。

木材材性:有花纹。纹理直、略交错;结构略细而匀;重硬;强度很高;干缩小。易于加工,切面光滑;油漆和胶黏性能良好;握钉力强,须先钻孔。耐腐。

历史上的——减柱法

山西大云院弥陀殿

弥陀殿作为大云院的主殿,位于寺院的中心位置。

主殿弥陀殿是建于五代时期的珍贵遗构。面阔三间,进深也是三间,平面布局呈现正方形,这里梁架结构主体为四椽栿。通檐采用三柱,减柱法融入其中。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 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

晋祠为数不多的北宋北方建筑,宽七间深六间,副阶周匝,减柱,侧脚、生起,檐柱盘龙,为最早的木盘龙柱。上檐六铺作,下檐减少一铺,符合法式的规定。出现假昂,为首例,位于下檐柱头铺作,且假昂平出,较为特别。下檐补间铺作为真昂,后尾跨一椽。构架为殿堂式,檐柱落在副阶柱与内柱间的四椽栿上,加大了副阶的空间。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

减柱法,中国建筑,又叫减柱造,增加建筑室内空间。最有代表的故宫的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建筑上采用了减柱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

广胜寺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是元代佛教建筑的重要遗迹,分上、下两寺。下寺正殿重建于1309年(元至大二年;日本延庆二年),它的梁架有两个很大的特点。

    第一减柱与移柱造、在殿内使用减柱和移柱法,柱子分隔的间数少于上部梁架的间数,所以梁架不直接放在柱上,而是在内柱上置横向的大内额以承梁架。殿前部为了增加活动空间,双减去了两侧的两根柱子,使这部分的内额长达11.5米,负担了上面两排梁架。

第二、使用斜梁,斜梁的下端置于斗上,而上端搁于大内额上,其上置檩,节省了一条大梁。通过上面的两个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的建筑相比唐宋建筑在结构上更加大胆灵活。

晋祠圣母殿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是北宋时期的代表之作。大木结构有一特色之处,前檐四根老檐柱不落地(落三椽袱背上)通过前后的廊柱和四角的檐柱承担着来自屋顶和屋架的压力。在殿内看,大殿没有一根支撑柱,但实际上丝毫不影响结构的坚固性。以此形成减柱造布局。从功能上讲,与保国寺大殿、华林寺大殿进深第一间辟为前廊一样,均为礼佛空间。

减柱的部位比较特殊,减的是殿身上檐檐柱,由于少见,就是特色之处。金元时期的减柱造一般在殿内空间减柱,所以感觉很不相同。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出现新结构形式木结构拼合方法。木构件拼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节约古建筑所用木材的工料成本。用小料拼成大料,常用的有拼合梁和拼合柱。常见的拼合梁用来补救大梁断面不足。

奉仙观.二柱挑大梁

奉仙观三清大殿,重建于金大定 24年(公元1184年),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椽,大石柱上置硕大斗拱,单檐悬山造,为河南最古老的三座木结构建筑之一。三清殿因建筑上的四绝著称于世:一是减柱造法,设计精妙。大殿应有8根柱支撑,但实际仅用只用2根。二是用材硕大,荆木、柿木梁,枣木、桑木柱的木材大小都十分罕见。三是佛道思想融合。建筑不避讳四梁柱“枣、荆、柿、桑”与“早经死丧”或“早丧今死”谐音,或与当时佛道思想融合有关。四是建筑风格质朴豪放,木材去皮即用,保留原木风貌,表现了当时蒙古民族的粗犷大气。减柱造手法让人惊叹

    奉仙观三清大殿的柱和梁都只有两根,柱径直径80CM粗的立柱。立柱并不代表就能撑起整个大殿,因为一旦遇到大风、地震等,重心不稳,很容易造成倾斜。那三清大殿怎么做到稳固呢?奥秘都在“栿”身上。

虽然只有两根梁两根柱,但梁柱之间都采用了大量的栿。和其他殿宇的栿不同,奉仙观三清大殿的栿都比较粗大,并不追求精美,而是为了实用。在梁和柱的接合部,装上了极为粗大的栿,这种栿也不像其他建筑那样,纯粹装在梁柱外面,而是在梁柱中间挖出一个洞,将栿直插进去,这样的构造,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明清时期官式建筑木结构的“减柱法”和“移柱法”做法慢慢地在这一时期退出了历史舞台。使用者就不像辽金时期的建筑普遍使用“减柱法”和“移柱法”的做法。



·上一条:娘娘廟設計施工案例
·下一条:翼角仙人源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