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宅取法“中”


国宅这个概念的依托与意义何在?

国宅这个概念应该与文化相联系,不是普通地满足一般日常居住功能的概念,而是需要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才能配称国宅。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在我们过了温饱阶段后,需要追求住宅精神层面的东西了,这时提出这个概念,有利于对未来居住理想的探索。

 在中式和西式问题上,国宅该如何取舍?西方的文化观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国宅概念有何启示意义?

真正的中国当代文化还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本身的居住文化其实历史很短。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10年是在还债,填补福利分房时代的缺口,属于温饱基础型居住阶段。而流传下来的我们所见文献记的所谓古代居住文化传承,其实都是士大夫这个阶层的居住,不愁温饱的他们有很大的空间和自主性来经营居住。你看如今保留下来的古典民居代表作无不是在富庶之地、由富庶阶层所建,普通大众的居住文化是很难看到的。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中式回归就是现代的我们需要的宅,我们不要伪文化。

西方是笼统概念,欧洲和美国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美国,顶级居住才有文化观,中产阶级的居住基本毫无文化可言。建筑师只为最顶级的富人和最穷的人(政府出钱)服务,中产阶级的住宅就是商品。

英文“culture”和养育、农业是一脉的,是自下而上地慢慢培育的,不是空降的东西。无论中西方居住文化观,其启示均在于,超越性的关怀才是文化,功利性需求注定不是文化;住宅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在于,它是奢侈的文化,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需要熏陶,需要金钱投入。建筑和住宅文化是顶级奢侈品,这是我的观点。

你这个总结与刚才的观点不同啊,你开始说国宅是与文化相连的,又说住宅文化是奢侈品,那么国宅注定是昂贵的吗?

这并不矛盾。经过我们更深入的对话探讨后,我认为国宅概念可以被切分为三层或三段:第一层,如果是文化概念,那得是顶级的住宅;第二层,如果是很广的,那就是满足中间阶层需求的住宅,符合大多数人的居住理想,普通人踮着脚尖也能够得着;第三层,就是最低端的住宅概念,如在新加坡,国宅就是政府给老百姓补贴的廉租房。

国宅概念要在这上、中、下三段中做一个取舍,取法哪一个?理论上都可以。但面向多数人的话,我个人最终觉得适于取中段。

如果把国宅取法于中,那么未来哪些住宅的设计要素比较重要?

在可见的将来,广大中产阶层居住基本状况不会有很大变化。住宅门内那点事都已经没有什么设计余地了,精耕细作了10年,潜力已经很小了,创新空间很狭窄。

这时住宅门外的事,也就是小区如何变社区就很重要了。国宅概念不能仅停留在家门内的设计。不管家里多大面积、多么豪华,一出门,就进入一个冷酷的社会环境,这也不是人们的理想生活。

如何通过社区空间的构建,把人的关系重新构建起来,如何让社区从冰冷的物质环境进入温暖的人文环境,是下一步的重大课题。这是开发商和政府的共同责任。

绿色环保、节能节地、居住智能化,就是科技含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建筑科技。同样大的面积,舒适和便捷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住宅能不能变成一个学习的界面?变成一个信息获取的界面,一个与城市的接口?科技发展到今天,完全都有可能。突破以前住宅的单纯空间概念,进入一个数字化生存与传统物质性生存充分合二为一的综合性生存状态。



·上一条:中国古建筑屋脊吻兽
·下一条:泰山石敢当”体现吉祥文化